第六百三十六章 劝降-《三国从益州开始》
第(2/3)页
这次和曹丕的对话,时间并不算长。
且因曹操刚去世,加上双方处于敌对关系,曹丕也没有设立大宴进行款待。
然于初次交锋中,景然代表刘釜,另以接受张松建议,还是直接表露曹魏当顺应大势,做以归降之意。
一离开邺城内的皇宫,回到驿舍,众人便被请到了景然舍内。
“诸君以为,魏帝可有降意?”
案几处,张松做沉吟之态,脑中闪过今日相召的一幕幕,他看了眼景然,没有率先开口。
景然不仅是刘釜妻兄那般简单,早些年,受刘釜所召,于郡县为官吏时,也表露了足够的治理能力,加上他才学出众,虽不像景丰那般优秀,但亦属独当一面,可堪大用之人。
刘釜能以之来为主使,还在于景然会协调人事关系,自有用人之道。现已被调来河南的张松,则善于思辩……
到来邺城,事关重大,刘釜恰需要的是手下众使,通力合作,为他开辟一番局面。
既如此,如果能兵不血刃地取下邺城,拿下冀州,进而完成天下形势上的一统,那自是最好。
“于吾看来,魏帝尚有不降之意,但曹魏内部,经由此两日之事,人心已失,另有兖州大部为令君取,青州势弱,难以战令君,故以心降者众多耳!”
出言之人,年约三十,相貌俊朗,也是受刘釜所命,同景然一道往来邺城的另一名使者,雒阳留守彭羕,彭永年。
于刘釜代替刘璋,入主益州后,彭羕便受召,担任郡府吏,长安得入刘釜手中后,受法正推举,担任长安令,在刘釜亲征后,刘釜赞其才华,亲自召见,温言宽慰,彭羕再受雒阳留守,其于刘釜帐下,死心塌地,自去岁战事起,便亲力亲为,协助好前线与关中后方事宜。
这次往来邺城,也算是临危受命。
平日间,他为人处事,不拘小节,倒是同性情上,有些小肚鸡肠的张松,关系还算不错。
彭羕之后,张松这才摸着下巴,沉声道:“如永年所言,曹魏如一枯萎的荒原,今至此,于吾看来,还需一把火,以逼迫曹魏之主,能尽早做出决策!”
“子乔之意是……”景然双眸一抬。
“曹魏之内,有言之‘四友’也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