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三十八章 得邺(中)-《三国从益州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今得见君,我便知,君之学问才干,不仅于外,更是发自心内。

    若非战事起,我即愿同君秉烛夜谈耳!”

    刘釜握着蒋干双手,情深意切道。

    其这般态度,早使得蒋干感怀肺腑。

    刘釜口中所言之先生,自刘釜争霸天下以来,谁人不知其大名,可不正是名士任安!

    任安可不仅仅培养除了刘釜、严颜等学生,于蜀地不仅自己广泛办学,教书育人,后在刘釜支持下,更是以整个益州广泛开展官学督办事宜。学问方面,任安文采斐然,于士林间早有名望,从十几年前开始,至其去世前,编写有《丛书》七卷,至今广为流传。

    能得到任安赞誉,且由刘釜亲自道出,蒋干另有些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他微微躬身,但不落风度道:“任公乃是干崇拜之人,刘君更是大义之辈,今能于军帐中,见到刘君,亦是干之幸运。只是时下干为魏臣,往来刘君军帐,还有要事通禀。”

    蒋干直言不讳,他明白在刘釜面前,于绝对实力面前,一如当下,再多的巧言善辩,阴谋诡计,也无济于事。正如魏主在他离开邺城皇宫前所言,这次来使,诚当以开诚布公的和刘釜,谈谈邺城之明日。

    “此正为我意也!

    魏郡之战,一日不停休,则我大汉天下一日不定,便是其中苦难,终落入到百姓身上。

    而自黄巾之乱以来,天下普通百姓,死伤者无数,我又何以再见之!

    蒋干当能明白否?”

    论到近十几年来,百姓之于疾苦,作为一名后世来人,刘釜自觉亲眼所见,要远比笔墨上冷冰冰的文字,来的更加悲切与凄凉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疾苦,刘釜才早早生出匡扶天下之心,不仅是因为这一世间,身为宗室弟子的责任,还有身为炎黄子孙之责任。

    这是养育了他的土地,又岂能见神州沦落,再有五胡乱华之哀世。

    而只有强盛之中国,屹立于世,才能威慑四海,内中百姓,可享安居乐业,不受沦陷之苦。

    国家,国家。

    只有一个强盛的大汉,才能庇护内外之百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