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三十九章 得邺(下)-《三国从益州开始》
第(2/3)页
蒋干一直偷偷注意着刘釜神色,但让他失望的是,刘釜即便将信件浏览完,也未表露出轻松喜悦之意,他甚至感受到了一种沉重。
这种沉重感,让蒋干心中咯噔一下,难道刘釜不愿意接受魏主之投城,是条件太过苛刻,还是……
他侧头扫了眼对面的两人,在方才落座前,刘釜亲自与之介绍中,正如他猜想那般,上首案几、身着盔甲之辈,正是大名鼎鼎的法孝直,紧靠案几上的文士,则是刘营军中主簿费祎,此皆为刘釜之肱骨。
而此二人,面色同样淡然镇定,只怕刘营在攻城之事上,怕已经有了周密部署,难怪刘釜如此坦然迎他而入,就算是他这个敌使知道刘营布置如何?
蒋干心中有些七上八下时,刘釜已将手中书信合拢,看了眼案侧的法正和费祎,他轻轻颔首后道:“魏主乃是识大体之人,能重归汉室,迷途知返,我亦欣慰。”
刘釜一句话道出,算是将曹丕投降之事道明,法正一直严肃的脸略有缓和,费祎则是轻轻点头。
魏主曹丕之所为,乃是情理之中,亦是预料之中,且为明智之举。
刘釜话语一顿,望向蒋干道:“不知魏主,可还有话,让蒋君带来?”
蒋干的心,总算踏实下来,他随即摇头道:“刘使君大军至,让人望而生畏,魏军难阻,魏主只愿刘使君能视邺城百姓,及魏军之部无罪,便可足也!”
当天夜间,刘釜并没有把蒋干留在营中,而是让之归城,回复曹丕。
同时,让之告知景然、张松等城内之人,继续由之全权负责相关投降事宜之商谈。
刘营众将领,则被刘釜召集,进行军事调整。
这一次之目的,不再是攻城,而是于魏军降卒之接收等问题。
关乎魏主曹丕打算投降之事,终于第二日传遍了邺都,并在刘营斥候的宣传下,往整个魏郡,即更远的青、幽之地传去。
于蒋干来刘营的第四日,经过紧锣密鼓的安排,另有各项协议之达成。
魏主曹丕知时机已到,正式向天下宣布,他降于汉宗室,益州牧刘釜。
当诏书传到各郡县后,还在坚守的魏军,于刘营大部人马来接收时,有些茫然的放下了手中刀矛,持续数年的曹刘大战是结束,但过去他们又是为谁而战?接下来的人生又当如何?
在许多人还在担忧时,伴随着一大群魏军投降,刘营的命令则是“既往不咎,解甲归田”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