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一章 传承(大结局)-《三国从益州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为刘釜内政外交,做出重大贡献,并引为道友的诸葛亮,为丞相,赐假节,封为忠候,参理国之重事。为刘釜北伐,并取得灭曹胜利,功勋卓著的法正,则为大将军,赐假节,为勇候,料理军纪大事……

    另有甘宁、邓贤、霍峻、张松、陈群、司马懿等诸人,为刘釜大加封赏,赐予官职。

    永兴元年始,天子刘釜励精图治,善待功臣,人言之比世祖尤胜。

    至永兴十三年,自刘釜立国以来,大汉经济民生,已经恢复到了百年以来,最为强盛之时,人称之为“永兴之治”。

    同年间,西域十六国,干扰汉之边境,刘釜下诏,以骠骑将军王平为统帅,领大汉铁骑,横扫西域十六国,后将之囊括于内,实行汉法汉制,重新定义了西部都护府。

    永兴二十年,掸国遭受攻伐,其国主归顺于汉,受掸国求援,汉军进入掸国,轻松击败来犯之敌,后于掸国请求下,设立远南军事府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至昌远十八年。

    昌远,这也是天子刘釜在位的第二个年号。

    四十四年过去,在大汉的历次保卫与守护之战中,算上海外岛屿领土,大汉领土足足扩大了一半。

    而在刘釜设立工匠营,以大汉拥有超越当世世界的生产力下,大汉的商品,则是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,无论是往欧洲的陆路商道,还是海上商道,都为大汉输送源源不断的财富。

    自此连绵数万里,在大汉商人的宣传下,在大汉商人向外的征程下,当时代的文明国家们,皆知在遥远的东方,有一个巨无霸一样的国度矗立。

    外国人皆知有“汉”,而“汉”也成为了他们向往之地。

    昌远十九年,汉天子刘釜,驾崩于长安,享年七十九岁。

    刘釜的前半生,征战天下,匡扶汉室,为黎民百姓请命……其功劳,比之当年世祖再复汉室,更为艰难。

    刘釜的后半生,为政天下,四十五年。

    于内,在丞相诸葛亮等人辅佐下,依法治国,但同时于百姓,广泛实行仁政。

    他常微服私访民间,着重从百姓生活实际出发,先解决吃的问题。

    单是人口,从建安十四年,因几十年天下之乱,而至人口凋零,按照刘釜制定下的严格户籍把控制度,人口仅有两千余万。但到了昌远十六年的全国人口大普查中,含四个都护府于内,大汉人口足足到了八千万,不仅超越了桓帝永寿三年的五千六百万人口,更是直接超越了大汉全盛时期的人口。
    第(2/3)页